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3:26    次浏览
前面等我!听大佬讲那过去的事情“大众传播最妙者,当是允许阅者沉浸于主观游戏之中者”——《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》2016年的今天,当年在ACG圈子里自娱自乐的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(以下简称B站)已经杀入百度视频网站搜索风云榜的前五,力压一众老牌强敌。随着90后,00后的成长,独属于他们的文化圈子正在悄然影响着主流文化观念。哔哩哔哩作为中国“弹幕文化”的标签式存在,集中体现了这样的发展趋势,迎来如日中天的上升期。而就在10年前,“弹幕文化”还是水土不服的舶来品,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苦苦挣扎。 (图片来自今日百度搜索风云榜视频网站类截图)“弹幕”一词最早是军事用语,指用密集的炮弹攻击敌人,炮弹疾风骤雨般落入敌方阵地,后来又被引申至射击游戏里,形容子弹“弹雨”一样划过屏幕。而现在提起弹幕,大众则默认其为一种碎片化的即时互动评论,它往往是观众观看网络视频时的简短感受,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在影片上呈现出“流动字幕墙”的效果。弹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年以前。2006年,日本的动画网站niconico开始提供弹幕服务,这一实验性质的服务在现在看来成为一种创举,不久之后,其因提供“观众感觉一起参与”的服务而大获成功,2014年,niconico网站的注册会员达到3845万人,其中付费会员200万人。Niconico的短时间爆红让国内的弹幕视频爱好者看见了机会。2007年,国内的一家ACG(英文Animation、Comic、Game的缩写,泛指二次元文化)动画连载网站Acfun首次引入弹幕发送功能,成功转型为国内首家弹幕视频网站。A站建立之后,因为缺少公司化管理,内部元老理念不合,最终走向了分裂。出走的A站网友于2008年6月创立了B站,其前身为视频分享网站Mikufuns,2010年正式更名为bilibili。不同于A站文章为主的模式,B站以视频内容为主,后来者居上,现在访问量已经远远超过A站。2012年成为了弹幕文化发展的分水岭。2012年之前,弹幕文化依旧是ACG爱好者之间自娱自乐的产品,直到优酷和土豆合并推出首个主流网站弹幕视频产品“豆泡”。“豆泡”的出现,是弹幕走向大众的正式标志。2013年,优酷等主流视频网站开始和B站合作,进行视频资源的分享。2014年是弹幕走向主流的重要年份,8月后,《秦时明月》和《小时代3》两部电影都引入了实时弹幕互动模式,截止2014年底,包括腾讯视频,爱奇艺,乐视等主流视频网站都已经提供弹幕服务。 带我一个!双面看待弹幕文化现状“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,一种是奥威尔式的——文化成为一个监狱,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——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”——《娱乐至死》从小众流行到全民狂欢,从自娱自乐到自成一派。弹幕文化正如成长的年轻群体,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一代人的文化符号。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弹幕文化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份子,逐渐影响了主流文化,青少年群体又为何青睐于这种交流方式呢?从受众分析的角度来看,弹幕文化是青年身份自我认同的一部分。弹幕有其自身的一套语言符号,其中既包括日韩文化的舶来品和ACG元素,也有富于中国当代青少年特色的组成部分。弹幕语言作为特定语境下的产物,其适用范围要比一般的网络用语更少,也就代表着更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,带有强烈的风格化、抵抗性与边缘性的特征。青少年的叛逆精神和娱乐至上在弹幕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——所有的事情都可以“吐槽”“恶搞”,将生活转化为一场碎片式的匿名社交。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是自我性格的惊鸿一瞥,寻找着生活中难以寻觅的群体认同。 (图片源自B站弹幕截图)而弹幕文化发展到今天,面对的问题也十分严峻。以B站为例,其首当其冲的困境便是网络版权问题。因为UP主自行上传的经营模式,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原创性与创作积极性的另一面,是网站大量的非正式盗链和侵权搬运资源。2014年12月26日到2015年2月2日,B站陷入16起版权官司,不得不称之为焦头烂额。虽然已经在购买番剧版权,但承诺永不添加广告和拥有大量免费视频的B站如何解决资金问题,让人不禁打上一个问号。除了平台的运营问题,弹幕这个交流方式的本身也存在重要缺陷。大量的无意义“刷屏”式弹幕,和充斥着每一个视频中的“撕逼”吵架,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又一个因素。匿名的方式除了无压力的放松,还有宣泄式的辱骂与情绪释放。弹幕文化受众群体的年轻化既是它创造性和活力的保证,也是冲动和缺少思考的原因。“关掉弹幕保智商”也是频频出现在视频中的词语,在大量的滚动弹幕评论之中,监管难度比静态的逐条评论更大。如何维持健康的弹幕生态,让观看视频成为轻松愉悦的互动过程,而非一次大型吵架现场,是现在弹幕监管制度与经营模式中必须解决的问题。放学别走!展望弹幕平台发展未来“B站团队没有有意要把用户群扩大,相反,B站团队很保守。我们守护着二次元用户,我们愿意做他们的物业公司,控制合理的居住人口上限。”——B站董事长陈睿根据国内调研机构艾瑞资讯的调查显示,中国“二次元”群体中,95后人群占比58%、00后占比已经达到了16%。学生群体为主的“二次元”用户因为没有经济来源,在ACG(动画、漫画、游戏)上的花费上并不高,主要集中在100~500元之间,年平均花费为1746.3元,花费主要集中在购买周边、为玩游戏付费、购买漫画、手办和模型等。如今B站的主要收入来源大致是平台广告、视频承包制计划、IP影视资源开发、电商(二次元内容的衍生消费)、旅游项目、办演唱会、线下收费聚会、直播、游戏联运等一些方面。弹幕文化注定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欢,无法真正成为主流。但是这一小部分人的忠诚度和开发程度,是弹幕视频网站发展的关键。中国,乃至世界上的弹幕视频平台都说不上到达成熟期。随着90后逐渐掌握一部分的话语权,B站这些年培养出的用户粘性和用户观看弹幕的习惯,才逐渐开始显现其变现的能力。而这依旧不足以支撑其稳定发展,弹幕平台的盈利模式,依旧是一个探索的过程。B站依旧处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阶段。为了增强up主的创作积极性,他们开发出硬币打赏,和为作者“充电”支持的模式。作为收费模式的探索,B站购买了一些电影版权,如同主流视频网站一样,要求付费后观看。其他在商业模式上的运作还包括手游联动与中国区代理,比如前段时间大火的女性向手游《梦之国与沉睡的100王子》,就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合作。此外,B站还开通了直播区,搭上直播这一大热的顺风车。不过内容依旧紧贴自身标签,主要是游戏类、音乐类和舞蹈类。产业链延长和变现则主要体现在B站的周边贩卖,开通了商城。 (图片为B站周边商城截图)广告收入在B站收入里占比越来越小,也意味着商业氛围在B站越来越低。弹幕文化代表对主流的叛逆,向商业低头,无疑是亲自降低主要受众的好感度和使用意愿。B站全身都贴满了小众文化的标签,将它跟主流视频网站鲜明地区分开来,也彻底阻断了它成为主流视频网站,一日流量千万的可能。B站的发展方向正是中国弹幕文化的发展未来。弹幕是现在网络热词,尽管已经被大众熟知,它的主要受众群体仍然决定了它是小众的,非主流的,亚文化的,主流代表妥协,也代表弹幕精神的死亡。尽管如此,弹幕文化依旧生机勃勃地成长着,直到成为中国传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是主流传播模式的借鉴与吸收的对象。参考资料[1]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 周舟[2]弹幕:从边缘符号到大众狂欢 中国青年报 谢宛霏 陈晶[3]我国弹幕视频网站受众研究 郭磊[4]网络版权时代弹幕视频网站的经营与发展 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例 杨雨竹[5]维基百科编辑:余安妮 王欣运营:李昕阳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点击关键字可阅读对应内容哟~NYT讣闻| 移动短视频| 自嘲文化 | 哥德堡|戏梦瑞典| 瑞典小确幸| 瑞典离别之际| 国家领导人形象| 瑞典,我们不说离别| 同人迷虚拟社区| Twitter灾难传播|Twitter公益活动传播| YouTube网红| 特朗普twitter| BI标题| 《赫芬顿邮报》涉华气候报道| 克林ins推送内容|VICE中的LGBT报道主题分析| Mashable病毒性内容| 张先国专访| 抗洪救灾,全媒体报道手册| 短视频对接今日头条| David Marshall新媒体塑造图像与社会角色的新纪元|微信:定个小目标 做个小程序| 电影节| 中国新闻奖| Pokemon Go| 郭德纲曹云金| “挖墓笔记”|川普VS希拉里|窥私欲| 支付宝新功能|谷歌冷知识| 美国交出互联网管理权| PPAP| 旅游APP| 小狐啾啾 | 阴阳师|谷歌:AI未来十年由我守护|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本体论嬗变| 网易| TWITTER走出困境|张靓颖冯轲婚讯引风波